教育部代码:12616
4月8日,原1424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杨功铭同志到访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并在馆内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师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图1 杨功铭老先生生动地讲述三线建设的历史)
在副校长贾瑞的陪同下,87岁高龄的杨功铭老先生精神矍铄,饱含对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深情,带着师生们重温了中国集成电路早期创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一定要把三线建设好,是当时的重要政治任务,建设新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上世纪50—60年代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和革命青年的时代责任”“先后在永川24所生活过的2000多名职工,他们远离家乡为了一个使命,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一生,做出了特殊贡献,这群特殊的人们自强不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创造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业绩,留下了许许多多催人泪下的故事”,杨老用亲身经历讲述了中国集成电路创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及其承载的三线精神。一件件珍贵文物、一个个还原场景、一段段生动影像,杨老热泪盈眶地讲述着,一个都不愿落下。在场师生沉浸式体会到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24所的艰苦奋斗岁月。通过杨老的讲授,让师生们接受了一次红色文化的浸润式教育,深切感受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为了祖国的集成电路事业排除万难、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潜心钻研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在场师生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学习科研先辈们的可贵品质,传承好三线精神,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以实际行动来向科研先辈们致敬。
(图2 杨功铭老先生与副校长贾瑞探讨集成电路)
学生代表王艺洁同学谈到:“以前我们只是从讲解词和书本里面了解到中国集成电路早期创业发展如何艰辛,今天能有幸聆听到杨老的亲身讲述,让我们感同身受,真切感受到当时工作、生活环境何其艰辛,作为当代青年,我们生于美好时代,应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图3 杨功铭老先生给讲解员介绍集成电路创业史)
学生代表周静同学感慨到:“杨老尽管87岁高龄,在整个讲授过程中不让工作人员搀扶,耐心细致的讲述着每一块展板、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还感慨到自己可能回来机会不多了,希望能尽可多地给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我深深的被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那一刻我深刻的领会到了真正的三线精神。
(图4 合影留恋)
(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 周珈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