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晚,为献礼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六周年纪念,原创红“芯”文化情景剧《“芯”征程》于第一学术报告厅正式演出。此次演出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也将馆庆系列活动推向高潮。该剧以时间为脉络,场景为笔触,带领观众回首过去,重温那段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三线建设岁月。永川区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胡远莉,永川区档案馆李文秀,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纪委书记、校长助理田妍妮,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彭晓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宣君,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爽,建筑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晓飞,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涂佳,四川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校际交流负责人吴绍伟,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院长陈进,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宇,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张玉林莅临观看演出。本次演出活动由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指导老师徐源主持。
(图1 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指导老师徐源主持活动)
活动伊始,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纪委书记、校长助理田妍妮为本次公演致辞。田校首先向到场的领导及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参与创作和演出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田校讲到,“为了加强对学校红‘芯’文化的宣传力度,同时拓宽思政课形式,繁荣校园文化,由学校主导,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师生原创,共同实践,创作了这部红‘芯’文化情景剧——《‘芯’征程》。希望大家都能从这场情景剧中汲取力量,领悟三线精神中蕴含的深刻内涵,以三线精神等红色文化为指引,争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图2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纪委书记、校长助理田妍妮为活动致辞)
随后,公演正式开始。上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中国周边形势异常严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党中央高瞻远瞩,毅然决定开展三线建设这一伟大战略部署。于是在1968年,一群怀揣壮志的青年响应号召,来到了永川箕山下组建了我国首个集成电路专业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四二四研究所,并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奋斗历程。《“芯”征程》情景剧便是以此为背景进行剧本的编撰。2024年6月,该剧的简短版在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院内首次演出,经过三个多月的修订和打磨,完整版剧情于今日正式演出。剧情时长40分钟,一共分为三幕。第一幕为“兵车西行,高歌猛进”,从老员工的回忆入手,我们看到了科研人员告别亲人时的目光坚毅,列车上高唱红歌,展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二幕为“投身新家 直面艰难”,描绘了创业初期的重重困难,他们不畏艰苦,积极改造环境,在旧仓库中寻找希望的“宝藏”,在工艺车间里挥洒辛勤的汗水。第三幕为“探索创新 再创辉煌”,将科研人员攻克技术难题时的不屈不挠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科研人员围绕着 GT31喜极而泣、欢呼拥抱的场景,让每一位观众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他们付出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
(图3-8 情景剧剧照)
情景剧谢幕后,进行本次活动的颁奖仪式。由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院长陈进颁发优秀编剧奖。
(图9 电气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院长陈进颁发优秀编剧奖)
由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彭晓颁发优秀表演奖。
(图10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彭晓颁发优秀表演奖)
由永川区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胡远莉颁发优秀工作者荣誉证书。
(图11 永川区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胡远莉颁发优秀工作者荣誉证书)
由永川区档案馆李文秀颁发参演证书。
(图12 永川区档案馆李文秀颁发参演证书)
一张张奖状既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们未来奋斗的期许,相信他们定会在自己的岗位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更生动、更丰富形式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这场演出不仅是对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六周年的深情献礼,也是对三线建设历史的深刻铭记和对伟大三线精神的有效传承。接下来,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将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业务水平,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筚路蓝缕的创业历史,使三线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从而激励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这次演出也是学校大思政课的一次生动实践。重庆城市科技学院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着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将红色文化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深度融合,让红色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
(图13 合影留念)
(集成电路创业史陈列馆 文/何国栋、倪佳琰、李俊萧)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