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院深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打造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教育引导当代青年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根据共青团重庆城市城市科技学院〔2023〕3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我院团总支决定开展2023年体育与大健康学院大学生“返家乡”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二、时间安排
2023年7月-8月
三、总体思路
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主线,通过社会实践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重点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刻感知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着力强化“四史”教育,实地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聚焦服务“国之大者”,带领大学生“小我融入大我”,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体验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战略部署,精准锚定人生发展方向。
四、参与对象
体育与大健康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五、参与内容
(一)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
1、政务实践。参与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尤其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政策宣传解读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2、企业实践。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到合作社、农村企业等参加实践。
3、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实践活动。
4、公益服务。参与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少)年之家开展的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志愿服务工作。
5、社区服务。参与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筹下,就近就便编入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
6、兼职锻炼。参与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的兼职干部,协助开展相关工作,服务基层团组织建设。
7、文化宣传。参与探究家乡特色文化,用好家乡丰富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特别是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和网络直播等活动。
(二)暑期社会实践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专题社会实践活动。广大青年学生结合“青年大学习”具体行动要求,走进基层、边远地区、社区、农村、军营等,精心设计开展有内涵、有人气的宣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主线,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学习领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关心关怀,学习党领导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辉历程等方面,开展相关社会服务和社会调查。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深入一线基层、深入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活动。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实践活动。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广大青年应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西藏、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参与到到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开展国情考察、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紧紧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增进青年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专题实践活动。各团支部应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引导青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组织大学生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伟力,通过开展理论宣讲、发展成就观察、服务乡村振兴、维护民族团结等活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4、“机关政务实习,体察国情社情”专题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通过“返家乡”“三下乡”“青椰网”等相关平台积极申请政务实习岗位,投身城市街道社区、党政机关中,在基层治理工作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体察国情民情社情,运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治理。
5、“家乡美,我为家乡代言”专题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了解家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变化状况,观察和分析家乡在政治发展、经济建设、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成就,挖掘家乡农副产品特色和亮点,广泛收集具有家乡特色、地域风情的传统习俗、文化产品及民俗活动、人文景观等,为家乡农副产品和文创产品代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保护和发扬地区特色传统民俗文化,共筑美丽家乡,助力乡村振兴。
6、“不懈追寻,科研助力强国梦”专题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学生围绕学科专业特点,组队前往与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的行业领域开展走访、调研,考察行业领域发展情况,将学习专业知识与参加专业实践相结合,提升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下乡、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等社会实践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大众科学素养提升。
7、“展公益之力,助社会和谐”专题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关爱少年儿童、为老服务、阳光助残、卫生健康、应急救援、社区治理、节水护水、文化传播与旅游服务、法律服务与禁毒教育等类型志愿服务活动,深化落实青年志愿者行动,培育心系社会、具有家国情怀的当代青年人才。
8、“美丽中国,绿色发展”专题实践活动。鼓励青年学生通过生态调研、查找文献、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生态现状,寻求解决措施,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出谋划策。
9、“挑战杯”专项实践活动。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挑战杯”重点在“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方面设置专题进行调研。具体主题如下:“发展成就”主题,着眼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自立自强等;“文明文化”主题,着眼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传播等;“美丽中国”主题,着眼于绿色低碳、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清洁利用等;“民生福祉”主题,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中国之治”主题,着眼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完善社会治理等。
六、材料报送
(一)报送时间
2023年8月15日之前
(二)报送要求
1、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①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为MP4格式,分辨率不小1920*1080p,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标注字幕。
②图片为高清图片且不超过5张,格式为JPG,画幅比例为4:3。
③文字材料不超过2000字,重点阐述实践项目实施情况、主要成果、特色亮点以及社会价值等。
④参与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需提交《附件一》。
⑤报送材料命名为“暑期“返家乡”+姓名+年级专业班级+学号+辅导员”。
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①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为MP4格式,分辨率不小1920*1080p,画面清晰,声音清楚,标注字幕。
②图片为高清图片且不超过5张,格式为JPG,画幅比例为4:3
③文字材料不超过2000字,重点阐述实践项目实施情况、主要成果、特色亮点以及社会价值等。
④报送材料命名为“暑期社会实践+姓名+年级专业班级+学号+辅导员”。
报送邮箱:3447376980@qq.com。
附件一:重庆城市科技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详情表
Copyright ?2005-2011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